全国

姚贝娜去世三周年纪念日引人缅怀,网友感慨为何死的不是pgone?

最佳回答

昨天,听说是姚贝娜去世三周年的纪念日,很多粉丝带着一颗缅怀之心,来到了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参加纪念活动。同时,公园将设立姚贝娜遗物陈列室,计划年内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而所有展示出来的遗物皆为姚贝娜父母提供。

看到这儿,我莫名地有股锥心一般疼的感觉,天妒英才,芳华已尽,癌症虽然夺取了她的生命,但她天籁一般的歌声将永远留存在我们记忆深处。

可能每年的纪念日会有一些悲伤,会有一些情不自禁,姚贝娜的父亲表示这三年不敢听女儿的歌,粉丝则用每年一次不落的行动来祭奠姚贝娜。

当然,除了粉丝激动以外,还有不少网友感到激愤,尤其是前段时间“全民公敌”pgone因为李小璐夜宿家中一事,被扒得干干净净,被骂得狗血淋头,再加上姚贝娜生前经纪人怒而发声,认为pgone沦落成今天这种地步,全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表现。

据说姚贝娜去世没多久,那个时候的pgone还只是个地下rapper,他为了跟其它rapper battle取胜,竟然在姚贝娜头七这天,用“姚贝娜”三个字当韵脚来diss对面的歌手,此举当时引起了台下观众的一阵狂呼,很不理智,很狂傲不羁,可现在回看有点儿哗众取宠,甚者自讨没趣惹来一身骚,成了网友封杀他继睡嫂以外最大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风波未停,纪念已始,双重效果叠加之后,那就更容易触发到网友们的情绪,很多人纷纷留言感慨说,为什么死的不是pgone而是姚贝娜呢?

更多回答


原标题:今天是这位伟人诞辰106周年纪念日


正文约:3000


视频:8分钟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一位伟人。


他的身上有光芒璀璨的标签——“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有人说他一个人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他曾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他,就是钱学森。


今天是他诞辰106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伟人!



△资料视频:中国的骄傲 钱学森,来自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学神”钱学森


面对钱学森那漂亮的成绩单,“学霸”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学神”才更贴切。


除了天赋异禀,钱学森的“学神”气质也和他所接受的启蒙教育有关。



1923年至1929年,是钱学森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当时他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每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钱学森入中学时,校长是著名进步教育家林励儒(注:曾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当时,林砺儒着力进行学制改革,制定了一套以启发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在他的领导下,附中的教与学弥漫着民主、开拓、创造的良好风气,成为得天独厚的一片沃圃佳苑。


“公式公理,定义定理,是根据科学、根据逻辑推断出来的,在课堂如此,到外面如此;中国如此,全世界如此,即使到火星上也如此!”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使钱学森“第一次得知什么是严谨的科学”。


而后,钱学森顺利地完成了上海交大、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业并追随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钱学森形容这段求学让他“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好点子)。有人问:“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来,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


当时整个加州理工学院校园弥漫着创新的学风。据钱学森回忆,“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钱学森就加入“火箭俱乐部”,是5位创始人之一,他担当起了理论设计师的角色。而火箭在当时还属于幻想中的东西,大家把小组称为自杀俱乐部,因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实在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这个俱乐部就是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前身。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


老师钱学森



△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在讲台上


钱学森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他所说的“这一点”就是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意味着风险和挑战。创新要有胆气,不惧权威;创新也需要容错试错。钱学森深谙这个道理。


曾与钱学森先生共事过的航天专家沈辛荪回忆说,他向钱学森请教问题时,他从不说“你做得不对”,而总是说:“你换一个思路,再考虑行不行啊?”总是用商量的语气,但实际确是在启发。“钱老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钱学森不仅鼓励创新,在教育理念上也很新潮。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除了醉心学术,钱学森最大的爱好就是古典音乐。


从中受益的他也不忘启发后人。在2005年7月29日和2009年8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时,钱学森当面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钱学森晚年看电视看到汽车广告,一看,都是外国汽车,他就说“泄气、泄气。”儿子钱永刚说中国汽车也是“外国心”。钱学森问道:“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 ”


军人钱学森



1970年6月,中央军委任命钱学森为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聂荣臻元帅兼任。尽管没有军衔,他却成为指挥国防科技战线千军万马的将星北斗,攥紧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铮铮铁拳!


作为一名军人,他兑现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新华社发布的《钱学森同志生平》中,概括了他的11项“第一”——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这些“第一”,划时代地改变了中国,也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



△钱学森(图右四)随冯·卡门率领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飞赴战火纷飞的纳粹德国进行考察。


1945年4月,钱学森作为冯·卡门的主要助手,第一次来到当时世界上火箭技术最为先进的纳粹德国,作了详尽的记录,为撰写考察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此报告总共13卷,冯·卡门执笔第一、二卷,钱学森完成第三、四、六、七、八卷中7个部分的编写。10年后他毅然回到大洋彼岸的祖国,成为中华民族砺剑铸盾战场上的大英雄。钱老说:“中国人民说我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头衔……”


致敬·大师


像钱学森一样,还有很多老一辈科学家,他们是新中国不同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是国际知名的大师级科学家。如今,他们一个个地离我们远去。


1998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因病逝世。离家数十载,家人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因为保密,王淦昌改名为王京。一年除夕夜,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2009年,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


2010年,物理学家钱伟长逝世……


2011年,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光学家王大珩、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逝世……


2012年,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屠守锷逝世……


2013年,水利水电学家张光斗逝世……


2014年,气象学家叶笃正、金属学及材料学家师昌绪逝世……


2016年,材料学家严东生逝世,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逝世,还有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梁思礼逝世……


2017年2月12日,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的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逝世。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林桦(他已经去世了),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我搞的是中国洲际导弹。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


“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这段话中的“我”是梁思礼院士,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



△梁思礼


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带着新中国艰辛成长的民族记忆,也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百年苦难辉煌的亲历者、见证人。


老一辈大师已逝,而我们这一代迎接挑战的压力更大。


今天,“大师”“大家”“大腕”称谓不时在耳边响起,但是能真正称之为“大师”的,想来并不多,能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大师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


何谓“大师”?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景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大,显其宏博,世人难及;师,显其杰出,为世人师。


来源丨央视新闻、新华网、军报记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今天 | 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纪念日



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正在报名中!


今天距离110周年纪念活动还有


3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8


30


38




1909年9月28日


(清·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


中国地学会成立




1953年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2009年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今天,2019年9月28日


是中国地理学会在津成立110周年纪念日



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在北京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当时全国会员有500多人。合并后中国地理学会发展迅速,50年代各省区陆续成立地理学会或分会,60年代以来各专门委员会也陆续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选举产生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竺可桢连任理事长。1979年12月、1985年5月选举产生第四、第五届理事会,黄秉维连任理事长。1991年6月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张兰生任理事长。1995年12月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吴传钧任理事长。1999年11月、2004年5月选举产生第八、第九届理事会,陆大道连任理事长。2010年5月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刘燕华任理事长。2014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一届理事会,傅伯杰任理事长。2018年12月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陈发虎任理事长。




(图 | 天津市地理学会 李兆江)



关于百年纪念碑


百年纪念碑矗立在黑色的辉绿岩基座上,碑身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碑高8米 宽3.2米,厚2米。纪念碑正面上半部开凿出一道宽大的裂隙,象征着中国地学会成立于二十世纪的初叶,正处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裂变时期。石碑的裂隙内嵌有不锈钢制成地球仪,像一只睁开的眼睛注视着西方,寓意在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世界上地球科学研究的成果、地理发现、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内容通过中国地学会的学术活动传播到国内,使国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真正了解到地球科学的真谛和外面世界的精彩。纪念碑背面的碑文记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建碑目的。


纪念碑所在的耳闸公园地处海河支流子牙河与新开河交汇之处,是天津市海河上游的第一座河滨公园,也是近几年在原工厂和居民区搬迁后的基础上新建起来具有地球科学及历史文化特色的海河公园。公园沿子牙河左岸自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园区西北部紧邻建于清光绪7年的天津最早水利工程耳闸,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水利枢纽作用。园区的东南部临近天津著名佛教圣地“大悲院”和天津城市的发祥地三岔河口。园区西南方的子牙河畔建有汉白玉雕琢的仿明代建筑—天石舫,其规模宏大,超过了北京颐和园的石舫,犹如一条鼓满风帆的古代战舰劈波斩浪,成为了耳闸文化景观区的标志性景点。石坊附近横立着长方形的汉白玉石碑,工整的碑文向游人诉说了六百多年前明燕王朱棣在附近渡河挥师南下的历史沧桑。



中国地理学会(部分)前理事长画像


(素描 | 广州大学 陈健飞)



张相文



竺可桢



黄秉维



吴传钧



施雅风



陈述彭




亲爱的地理科技工作者们


你有什么想对中国地理学会说的


欢迎留言,让我们看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浪漫优品 QQ客服号 浪漫优品微信客服号 官方电话 返回顶部

全国服务热线

值班热线

19112098795

挚爱策划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